11月17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成功舉辦2022中金投資論壇-消費專場會議。本次論壇以“2023:開啟新局”為主題,品牌聯盟董事長、中國品牌節發起人王永博士應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郭海燕之邀出席,并以“本土品牌崛起與可持續發展”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王永從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本土品牌崛起的內外動因、品牌可持續發展的七大任務等維度,就“品牌建設是所有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一觀點展開深入論述。
品牌對企業有何價值?王永提出,品牌本質上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緊密的互動關系,它是企業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企業贏得國際市場的重要資源,是企業資產增值保值的內在要求,是企業競爭的最后一張王牌。企業擁有品牌的力量,才更有機會基業長青,正所謂“做大靠資本,做強靠品牌,做久靠文化”。
他特別強調,品牌是企業資產的核心組成部分,品牌建設是在資本市場回報率最高的投資行為,蘋果全球市值第一、茅臺全球市值第一,都是品牌建設的收益者。
王永還分析了本土品牌崛起的原因:從外因來看,國力競爭就是品牌競爭,大國崛起驅動品牌升級;從內因來看,“三個轉變”推進品牌強國,“四個自信”塑強品牌自信,國潮覺醒加速品牌復興。
進而,王永總結了品牌可持續發展的七大任務:落實品牌定位,引導認知轉變;推進系統化建設,夯實品牌基礎;優化品牌架構,完善品牌識別;活化文化傳承,強化營銷創新;創新傳播手段,豐富品牌形象;推動品牌國際化,提升全球知名度;加強品牌保護,維護品牌權益。
王永重點講解了品牌建設的“54321法則”,包括“五講四美”、“三心二意”和“一度”。
“五講”是指講定位、講設計、講營銷、講公關、講傳播;“四美”是指終端美、服務美、價格美、體驗美;“三心”指的是下決心、樹信心和有耐心;“二意”指的是誠意、創意,也可以說成是有意義、有意思;“一度”,即客戶滿意度。要提高客戶滿意度,企業需要循序漸進地做好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
在演講結束后的問答環節,王永對聽眾提問一一進行了解答。他表示,企業做品牌,“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智者相逢久者勝”。
郭海燕對王永給予本次論壇的支持表示感謝,認為他的演講“該講的都講到了,卻沒有一句話是重復的”,內容詳實且特別簡潔。